三思而後傳,並非想三次:「我要不要轉傳?」、「我要不要轉傳?」、「我要不要轉傳?」而是: 思考 1. 我看到或收到的這篇文,是否來自「內容農場( content farm )」? 出自內容農場(請點進 維基百科說明 )的文章,也有很好有憑有據有出處有原作者姓名的學術論文,但通常是更多不負責任的拼貼,其中夾雜不辨真假的資訊,並且刻意使用(虛擬)作者似乎是親身經驗見證的敘述或連接語,並引述或提出名人權威或偽專業,來言之成理加強可信度。 《鹿鼎記》有一個說謊高手韋小寶,他講謊的技巧 , 是說九句人人都能判斷為真的真話,聽者自然而然相信第十句假話 。 韋小寶的目的是讓對方相信那句假話,內容農場的文章並 不 在乎 真假 ,在乎的是「點閱率」,以獲取金錢或政治社會影響力等利益。 思考 2. 我是否願意花時間並且有能力求證此網路訊息內容的真假? 現在有不少「打假特攻隊」、「訊息查證中心」 …. 等,你可以複製收到文章的標題或一小段內容,加上「,假消息」或「,錯誤」, google 看看,有時會發現幾年前已證實為虛假的訊息文章,仍以「我上週參與 XX 講座 ….. 」的文字版型轉傳中。 思考 3. 若有人讀到並相信此則轉傳的訊息或文章,是否 可能危及或損傷 她的 生命 健康? 分享養花蒔草的資訊, 花草枯萎時傷心的只有黛玉。分享養生或練功資訊, 我們都知道,適合你的,未必適合我。 轉傳 不要打新冠疫苗 的資訊,我們怎麼知道,她會不會只是不打疫苗,並未努力加強自身免疫力?或是,她努力了,偏偏免疫力就是高不起來? 最後,我說說為何 《哲學之語》, 要一起閱讀討漢娜.鄂蘭〈思考與道德思量〉中的一 段短文 。 ( 閱讀資料連結 ) 鄂蘭這篇文章開頭談到她觀察納粹黨衛軍中校艾希曼( Otto Adolf Eichmann ,請點進 維基百科說明 )於 1961 年在耶路撒冷受審時,面對自己罪行的指控,表現得並不是個凶神...
This blog promotes critical thinking and reflection